Thursday, March 31, 2011

過於喧囂的孤獨

More about Too Loud a SolitudeMore about 過於喧囂的孤獨

很喜歡書中的這一段...

「我讀書的時候,實際上不是讀,而是把美麗的詞句含在嘴裡,嘬糖果似地嘬著,品烈酒似地一小口一小口地呷著,直到那詞句像酒精一樣溶解在我的身體裡,不僅滲透我的大腦和心靈,而且在我的血管中奔騰,衝擊到我每根血管的末梢。」

好久以前看過這本書的英文版,奈何理解能力有限,只在anobii給予一個三星的評價。一個熱衷此書的網友,竟留言在我的信箱問個究竟為何給予如此低的評價。我回復是因此語言的問題,因此無法完全欣賞它原有的價值。因為這個網友的熱心,我回復說,我會把它重看,還它一個公道。幾星期前在三聯書店碰到了它,是中文的譯本,四折出售,就不加思想的以$5.6把它買下。
 
「過於喧囂的孤獨」的原文註作是捷克的語言,是一九七六年成書的。內容是一個在地下室幹了三十五年的廢紙收集打包工人的故事。他,熱愛文字。在他手中打包過的每一個包,他都鄭重的放進一本人類視為廢紙的經典注作在內作為他對被遺棄書本的一個告別儀式。這個故事,聽起來很納悶。的確是很納悶的一本書,如果你看不明白它蘊含的意思。三十五年重複不變的工序,也不會精彩到哪裡。精彩的部份是那在文字裡看不見深層思考,在被視為時代廢紙堆中一個人領悟出來的天堂。現實生命是千篇一律,可是漢嘉的內在生活是非常多采多姿的。其實也在狠狠地諷刺人類外在的生活縱然多采多姿,內在其實空白一片,沒有內涵,心靈世界乏善可陳,對文字的不敬和活得過於喧囂。
 
看畢以後,心情有一點悲哀。是作者於書始就放置的一種憂憂愁愁,鬱悶的感覺。在一片愁悶裡又好像從中看明了些甚麼,又被激勵了甚麼卻又糊亂了甚麼,是種前所未有的讀後感。沒有喜歡上這本書,若果我是看原作文字的話可能會領悟更深。不過,同為愛書之人,鍾情文字的情義,我是很欣賞又認同的。
 
網友可能不會看明我這中文的讀後感。不過也算還它一個公道吧!

Wednesday, March 30, 2011

永無足饜

對愛,女人都永無足饜。從小一直到老,女人對愛的胃口只有增無減。

如果我有七十歲命,人生走到今天已走了一半。若要來一個上半場的總結,我的人生是幸福的。因為我得到的愛是多的。感覺自己一點也不像一個已經活得這麼久的人。身邊還有爸媽粗心,哥哥們也老是我心中的靠山。是的,我確是一個很想依賴別人的人。如果可以的話,我只想聽話。其實,說出這樣的話的人,是被愛孕育出來的。因為在有愛的環境下,聽話就變的理所當然。不用懷疑發出指令的會害你,也相信差錯後有人會善後。而且樂觀真是心境不老的良藥。我要繼續擁抱這份禮物。祝福身邊的人。

那我餘下的一半人生要如何渡過?過去的姊妹退修會,雖然都忙著東奔西跑的,可是我真的感覺到聖靈的工作。心中的攪動,是不可推諉的證據。求主讓我學習成為一個蒙恩的女子:

多思想、少說話
多讚美、少埋怨
多順服、少控制
多背負、少苦毒

「女為悅己者用」,如果能得到人的愛女人已經幸福得不得了。那麼上帝無窮無盡的愛,就正正是女人對愛不絕的源頭。

在三十五歲生晨的今天,願愛我的主幫助我成為一個蒙恩的女子。無限量供應我衪的愛,滿足我對愛永無足饜的胃口,我也樂意無限量向身邊的人輸送溫暖的關懷。

Wednesday, March 23, 2011

最大的災難

災難,這個字或是其意思,這兩個星期裡不斷被提起。大概像是埋藏在記憶體硬碟的檔案轉放在桌面。日本史無前例的災難,一波地震,三波漣漪效應。世界各國的警鈴也搖動了,不得不引以為鑑。防地震和核設施的安全標準夠不夠,萬一災難真的發生,人民安全和疏散與撤離的規格是否合乎標準。災難,好像老遠閃電後的雷聲,越轟越近越頻密。人類的危機感突然爆發,人人自危。單看中國人以為食鹽可以抗輻射而搶鹽的情況,人心的慌亂無張和無知,讓人感覺蒼涼。是人心裡的蒼涼、自私和你不死就是我亡的懼怕和競爭。余秋雨在「行者無彊」裡的一句話形容得很貼,「一個國家最大的災難莫過於人格災難。」這樣的人性災難比任何的災難更可悲。

中國神州大地,她的資源比任何國家都充足,只是均分從來沒有發生。有人在一所上海高級餐廳豪花幾萬一頓飯,也有好幾億的人一生都未曾吃過一餐溫飽。政治是齷齪的,可是在這片大地裡,若不藉著地方政府,外界的幫助又如何可以觸及?賄賂,貪污都聽太多了。真正可以到達人民手裡的資源的百份率其實真不知有多少。中飽私囊,屢見不鮮。可喜的是現今資訊發達,世界的眼睛至少可以成為監察系統,減少舞弊。

中國大陸,她的文化修養和歷史比任何一個現有的國家都更源遠,只是當羨慕的眼光投落在別人的好的同時,卻遺失了自己的好。超英趕美追日,做到了,又如何?只是一個拋棄自己性格,失去內涵的文化軀殼而已。2008的奧運會,2009的建國六十年,是的,我的心也同身為中國人而驕傲。可我更希望中國內在的風光有一天能和她外在的風光一同堂堂正正的展現在世界的眼前。實實在在的當一個文明大國。

中國龍的傳人,她數十億的人口比任何一個國家都多,只是團結似乎罕有地在歷史中留痕。中國人遍佈全世界,幾十年以來,可以走的或是不可以走的都想辦法離開。就算在異鄉過著漂流沒有尊嚴的生活也在所不惜,因為無論何處也比在自己的國土好,總比給自己人欺負更甘心。

作為一個中國人,看見國家風光,人民安居,就算身處海外也分享到他們的快樂。同樣,看見不法的事仍然層出不窮,心中同樣的難過,不可以置身事外心裡暢快。每一次在新聞上讀到好像「挾屍要價」、「毒奶粉」、「孕婦縫肛門」之類的事情,心裡真的又羞愧又悲涼。錢,是人性的照妖鏡,讓人失去靈魂地苟活。在挖瘡疤的同時也得為人塗消毒藥水和揉油包紮吧。幾年來,去過內地見識過,其實同胞也都不是報上看到的那麼可怕。每一次出發中國時,都有人會善意的叮囑要萬事小心,因為中國甚麼都可以是假的,唯有騙子,是真的。樹大自然有枯枝,一竹竿不可打一船人。當全世界都希望在這塊肥豬肉的土壤裡分一杯羹的時候,基督徒卻紛紛向這地方投進資源。錢、人才、技術,甚麼都有,當中最有效的,莫過於愛這元素。愛,就是愛,能止住人心裡最大的災難漫延。我也希望可以盡一點棉力,把些許的愛輸送。

如果,人心裡沒有神和隨衪而來的良知與道德,做出喪盡天良的事情,這樣的災難比更大黎克特的地震更可怕,比海嘯淹沒更悲慘,比核泄更難修復,那會是人類最大的災難。

Tuesday, March 15, 2011

不卑不亢

日本大地震,這幾天來全世界的人都向這小小島國注目。

地震後的圖片、影片,一幅一幅似曾相識可怖的情景,每一次看都叫人心裡慌亂、攪動。可是有一幅圖片,我們沒有多少機會看,那就是鏡頭前日本人民,井然有序的等候救援,沒有呼天搶地,也沒爭先恐後。災民的臉上是落魄卻沒有恐慌,交通運輸癱瘓人龍處處,沒有人抱怨怒哮,那在人民心中看不見的系統與秩序和品格和對政府救援的信心是沒有在其他國家災後能看見的。日本人呀,中國人對你又愛又恨。看過你們在災難當前的時候如何互相幫助,我們自愧不如。那些曾趁火打劫的商人,他們羞不羞愧?那曾貪贓枉法的官員還可以抬起頭來嗎?連日本的黑幫也在國難的時候伸出援手,把其事務所開放為庇護所。就算是一個小小的店主也堅持開業希望為人民服務,不坐地起價之餘,更有些派發免費用品。這樣的情操就一直藏於這民族的文化理念裡,在這個黑暗時期發出人性亮光。

國難當前的日本人萬不驚心,似乎可以在他文化裡找到共通點。那份超然的專注是蘊含在他們文化裡的人民質素。像是茶道、劍道,當中所推崇的不只是民族特色,更是那個「道」,一種修養和內斂。一個非外表的傳統觀念,而是一個內在涵養的高尚情操。這樣的人民質素不是一朝一夕。這樣的文化也非建幾個博物館或是紀念像就可以培養並延續的。這樣的國家也不是一個甚麼GDP,GNP的數字來衡量他的好。這不是指責的時候,中國是個文化大國,人民數目上十億,她還是有日本辨不到的地方。然而,大國也可以有一個大國的胸襟,學習別人不卑不亢的情操,保留自己文化遺留下來的好,棄短留長,擴大自己有價值的好,發輝人類可以共同擁有,不分你我的人性善美亮光。因為將來可以表現如此人民質素的機會還多的呢。

老爹媽思廚

More about 老爹媽思廚

你的記憶都記載些甚麼?對於前塵往事,我們都記得特別清楚。像是越陳的酒越醇,越久的記憶越深刻。

這,是一本有記憶的食譜。

十九世紀初是一個動盪的年代。世界每一個角落都處於劇變的狀態中,侵略、政改、事變、暴動字眼,對那一代的人來講,一點都不陌生。一顆荳、一粒米、一根柴、一條菜,都得來不易。

就是這麼的一個年代締造了我們的上一代。

這,是一本賦香港歷史文化色彩的文字記錄。

那時候,物質沒有現在的豐富,人民生活也沒有現在的富裕。況且在戰亂時期的香港,很多都是新移民,來香港避難的。局勢的不穩定,讓每一個人都成為飄流的過客。每天幹活回家,是一頓與家人共享的晚飯讓一切的勞苦都變的值得。

這,是一本有溫度,圖文並茂的見證集。

他們都是一群歷練過時代洗禮的見證人。歲月洗去他們的年華,頭上的白髮,臉上的皺紋,卻磨不掉那溫暖又帶點傻氣的笑容。那個笑容,蘊含了安定和滿足,彷彿他們從未經歷任可風傷。雖然每一個老人家只是寥寥數十字簡述當年事,可是那道他們常為家人烹調的家常便飯卻是千言萬語地揉合著對兒女的愛,對家人的關懷和付出。

食物從來都只是填飽肚腹的。唯有用心烹調,以愛料理過的食物才讓人滿足。就算是用最樸素,最便宜,最大眾化的食材,只要被愛調味過,就能成為最窩心的家常便,於記憶裡永不磨滅的饗宴。

芝麻糊、煎蛋角、番薯粥、豆腐花、青紅蘿蔔湯…,這些清茶淡飯就是是「家」的味道,願我們對「家」的胃口都永無足饜。



Thursday, March 10, 2011

忙中絮語


Waterfront @ Seaport Village, San Diego
這陣子真的有點忙,一連串將在這個和下個月發生的事情,現在整碰著要計劃和安排中。停不了的會議,寫不完的電郵,問題答案翻來覆去的,連看書也放緩了腳步。腦袋裡擠進了密密麻麻要處理的事情,就在最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又牽涉到一個小小的車禍。星期天回教會的途中被撞到,那一剎間思想放空,頭好暈,踏出車外時都站不穩。雖然如此,神還是有恩典的,撞我的是一個基督徒,大家友善的交換資料,她坦誠的向保險公司承認一切責任,因此事情很快就定案。只是要拿車子去修理就好。

趕忙的事,我沒有感覺,只是會累。忙,始終會停下來。事情總會有完結的一天。讓我困擾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關係之間的累,讓人乏力前進。剛好,過去的週末,去聖地雅哥探訪卓醫生和一眾短宣隊的弟兄姊妹聚會。又是一次很滿足的相聚,一同回味短宣的點滴,前膽中國宣教的機會,彼此相交談天國的事情。卓醫生,快八十歲,身體一天比天衰殘。說過的事情,一分鐘之後就忘掉,又有一點老人家的頑固。可是他從沒有把中國忘掉,沒有把呼召擱置。因此,他的善忘和頑固都變得可愛。每一次到他家借宿,我都買一點甚麼給他和Helen。一踏進門口都會喊:我回來了!他都待我如他的女兒一樣,給我一個熱烈的擁抱,笑嘻嘻的說:歡迎你回來,你這個浪女!哈哈!好溫暖的老人家。那天早上七點多就叫我們起來,逼我們陪他去太極班。其實是他教會的一個外展的福音預工節目。

好一陣子沒有寫下讀經心得。看聖經,我是有點慢,大衛被膏到真正作王的經文,又是另一個翻來覆去的經歷。這趟看這段,徘徊思想的人物是大衛身邊三十個勇士其中的一個,以太。當以色列人的心都歸押沙龍的時候,大衛逃亡。以太是一個外邦人,在大衛身邊不久。大衛勸他回新王處,不必與他一同飄流。忠心的以太不肯,寧跟大衛過逃亡的生活也不願苟安宮中。他知道耶和華立的和喜愛的是那一個王。(撒下15:19-21)

以太的回應,叫我思想。追隨神的人的安與不安都有理由跟使命。為神走進不安也是值得。免強過安靜的活也只是苟安而已。或者,是有一段時間沒有這麼忙碌過,一時之間東西一次過壓下來,有一點不安吧。感謝神給我看見以太,為神進入不安的狀態也有屬靈功課的。讓安靜或不安靜的生活也可以獻予上帝。

如果我們都可以不為自己想,如果我們都可以懂犧牲,如果我們都只想為主做一點點甚麼,如果我們都懂甚麼是十字架,那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