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February 29, 2012

阪急電車

More about 阪急電車

「阪急電車」是一本由八個不同人物故事連串而成的溫馨小品。每一個單元是個別的,又是關聯的。以阪急今津線為故事的骨幹,上下車的乘客,彼此的參與與出現,這一站是主角,下一站是旁觀者,電車一個一個站的前進與故事並行發展。

作者以巧妙的手法把八個不關連的人的人生連在一起,故事的內容離不開尋常人生中必然出現的環節,平凡亦無驚喜。那是甚麼讓這麼平淡的故事吸引呢?是人情味吧。參與萍水相逢的人幾分鐘的人生,或許永遠也不可能再遇見,那刻的介入,或許是幫助,又或只是幾句傾談,卻成為人生一個不期而遇的轉捩點,得到的啟發,改變一生。

因為忙趕,因為拚搏,因為社會變複雜,我們的生活也隨之變得冷漠,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疏離。每天在身邊擦身而過的人像平衡線一樣永不交集。我想每一個人的心裡也有一顆熱心,儘管現實不斷在撲滅它,讓人越來越艱難拿出真心,那一塊總會在對的時候發動,偶爾向周遭的人送暖。

故事說到一半,今津線來到尾站,作者又一巧妙的一筆,列車由尾站折返,故事人物連續他們的人生。列車一直向目的地進發又返回,可是真實的人生,錯過了就不可能返回。

想起一句歌詞,「是片刻組成永恆啊!」(蘇打綠的你在煩惱甚麼)。我們的人生,每一個決定與結果、參與或是旁觀、努力或是放棄,雖然只是一個片刻,那個片刻組合起來的人生卻從沒有歸途。

看畢「阪急電車」,有一點想去日本,想到小林站逛逛。

這是我個人版本的「阪急電車」,最好的禮物

Friday, February 24, 2012

「誰坐你的位」

大衛王年紀老邁,他的四子亞多尼雅自居為王接續大衛的位。可是神向以色列國的心意是所羅門接續王位,這才是出於神的旨意。

「我主我王阿!以色列眾人的眼目都仰望你,等你曉諭他們,在我主我王之後,誰坐你的位。…這事果然出乎我主我王麼,王卻沒有告訴僕人們,在我主我王之後,誰坐你的位。」王上1:20, 27

在我的心中,誰坐了你的位?這都出乎我主我王嗎?

Thursday, February 23, 2012

「不如…於是…卻沒有…」

「大衛王年紀老邁,雖用被遮蓋,仍不覺暖。 所以臣僕對他說,不如為我主我王尋找一個處女,使他伺候王,奉養王,睡在王的懷中,好叫我主我王得暖。 於是在以色列全境尋找美貌的童女,尋得書念的一個童女亞比煞,就帶到王那裏。 這童女極其美貌,他奉養王,伺候王,王卻沒有與他親近。」王上1:1-4

處於一個在位退下來的人,責任可以退,工作可以遲緩下來,一些原則卻仍須謹守。

Wednesday, February 22, 2012

二十四個春夏秋冬

一九八八年二月二十二日,我們一家八口加兩隻小狗,帶著家當跨越了太平洋,定居美國,直到今天,整整過了二十四個春、夏、秋、冬。

當天的小孩都成長了,也有成家的了,父母也隨著年日踏進暮年。我們得到的不單是安穩的生活、學位和工作的機會,在這裡也交了不少推心至腹的好友,在主裡並肩成長的弟兄姊妹,以及斯守終生的伴侶。更在這裡認識了主。

雖然也曾經遇人不淑,經歷過破產和官司,可是一路走過來,我們得到的總比失去的多。家人之間總算很和諧,彼此愛護。

一切都得來不易,都是爸媽的付出,攜著我們走過人生中幾十年,不管是嚴寒的冬天或是明媚的春天。接下來的日子,倒過來讓我們攜著你們吧!

感謝上帝一直的保守以及看顧,願主祝福爸媽身體健康,心中常常喜樂。

Thursday, February 16, 2012

今天這一課:品格

在這個嚴重缺乏品格的世界政治舞台上,龍應台於2006年寫的文章,仍字字鏗鏘。當時的陳水扁,或是今天的唐英年,又或是曾蔭權,更或是我們自身各階層領域裡的領袖,我們要的是一個有才能又有品格的領導者。

誠信,一詞不應是附加在領袖一詞之上的,而是已包含在領袖一詞之內的。

在指頭指向那沒品的領袖之先,龍在文章之末所說的,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思考:「任何一個政治人物,都是社會的整體文明與教養的產物。檢討他、批判他的同時,這個社會本身的公民教育和品格培養,恐怕更值得我們深深、深深地思索。 」

今天這一課:品格
原載 中國時報

Wednesday, February 15, 2012

Tuesday, February 14, 2012

驟然來到

週日早上,還在懶床時,收到短宣領隊的召集通知。我像是個等候候命的特務,在這個工作上閒懶了兩年,突然被呼召,不要再賴了。上一次去廣西是兩年前的事,那裡的人,他們的名字,孤兒院裡小孩的歌聲,那些小數民族罕見的姓氏,迄今還記得。跟領隊通了個電郵,他今年不會帶隊了,八十歲高齡的他,如他說的,身體千瘡百孔,百病叢生,但神的恩典夠用。如果身體狀況許可的話,他不會放棄入伍。在他身上那不死的呼召,仍然在鼓勵著我。

愛情,不是得到就是學到


是情人節或是愁人節,有沒有情人不是關鍵。當然沒有情人是會有點滋味,只是在一方面失落,在另一方面可以得著。找到心意相通的情人,快樂加倍,憂傷減半。多少人在歌頌愛情的同時,亦不少在詛咒它的無情。一個人不一定孤單,兩個人或許會比一個人更寂寞。苦與樂,都是愛情的真相。

愛情,不是得到就是學到。*

Thomas Merton(多馬梅頓)是我很喜歡的靈修文學作者。他的書,只看一次不會明。看過他的書,就知道孤單不一定可怕。在孤獨中的折騰,都是思考的土壤,吸取養份,蘊釀內在的生命,等候領悟破土而生。愛,當然是其中的領悟之一。以下是他對愛的詮釋,如此的瞭解,豈不是在我們所迴避的孤單中詮釋出來愛的真相嗎?

在這個情人佳節,祝願每一個人,不管有沒有情人也快樂!
“But to love another as a person we must begin by granting him his own autonomy and identity as a person. We have to love him for what he is in himself, and not for what he is to us. We have to love him for his own good, not for the good we get out of him. And this is impossible unless we are capable of a love which ‘transforms’ us, so to speak, into the other person, making us able to see things a he sees them, love what he loves, experience the deeper realities of his own life as if they were our own. Without sacrifice, such a transformation is utterly impossible. But unless we are capable of this kind of transformation ‘into the other’ while remaining ourselves, we are not yet capable of a fully human existence. “ – from Disputed Questions
“Love is our true destiny. We do not find the meaning of life by ourselves alone- we find it with another. We do not discover the secret of our lives merely by study and calculation in our own isolated meditations. The meaning of our life is a secret that has to be revealed to us in love, by the one we love. And if this love is unreal, the secret will not be found, the meaning will never reveal itself, the message will never be decoded. At best, we will receive a scrambled and partial message, one that will deceive and confuse us. We will never be fully real until we let ourselves fall in love- either with another human person or with God.“ - from Love and Living
 *(自於吳淡如的書)

Thursday, February 9, 2012

Henri Nouwen on Solitude


“Somewhere we know that without a lonely place
our lives are in danger.
Somewhere we know that without silence
words lose their meaning,
that without listening
speaking no longer heals,
that without distance
closeness cannot cure.

Somewhere we know that with a lonely place
our actions quickly become empty gestures.
The careful balance between silence and words,
withdrawal and involvement,
distance and closeness,
solitude and community
forms the basis of the Christian life
and should therefore be the subject of our most personal attention.
Let us therefore look somewhat closer,
first at our life in action,
and then at our life in solitude.”

-from Henri Nouwen’s Out of Solitude

十二月二十二 - 謝安琪

另一首以末日作背景的歌曲。末日只是背景,重點在於一個提醒,太繁忙的生活讓我們忽略了很多美好的東西。不要等失去了才珍惜。要珍惜今天,活於當下。


十二月二十二  - 謝安琪
作詞:周博賢
作曲:黃慧雯

災劫後離開地牢
曙光雖刺眼天空卻美得風騷
街裡沒屏風樓汽車滿佈
甜的空氣今天終於吸到

一眾路人相擁抱
挽手傾訴防空洞裡過得可好
不見十年的相識這天碰到
和新的摯友一起到市中心起舞

原來終於到這天不用懊惱
不需再每天因追趕生計 很焦躁
原來於天國裡可坦蕩跳舞
從前丟失的快慰 得到

想往日忙碌地熬
太斤斤計較階梯要上得多高
輾過別人求成就腦筋盡耗
純真簡單的歡欣去到死 找不到

原來終於到這天不用懊惱
不需再早出趕生計 晚歸很焦躁
原來於天國裡可坦蕩跳舞
當天錯過的花香這平原滿佈

縱是你拼命到 往日各樣戰績在抱
大限仍然會到 過後每位都 同樣美好

為何當天要那麼心亂氣躁
真的要早出趕生計 晚歸很苦惱
為何真的要到這天方知道
根本鳥語花香當天四野滿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