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rch 29, 2013

暫別孻舅


星期六早上,不知為什麼早上五點就起床,一直不能再進睡。和我一樣早起的爸媽也已經梳洗好,跟平常一樣準備出門晨運。待我也梳洗好了也只是早上八點多,我們列好了早上的行程,早餐、銀行和買廚櫃燈泡。在熙攘的港式茶餐廳裡,我們收到在地球的另一端,香港的訊息,患癌的孻舅要走了。一下子,我們都禁不住淚水,在熱鬧的餐館一角飲泣。

孻舅,家裡排行第九,是媽媽的弟弟,媽媽說小時候大家都匿稱他「污咀九」,他們的工作是"鬢"炮杖的,一雙佈滿灰塵的手,孻舅總喜一邊鬢一邊揉鼻子,弄得鼻子黑黑的。在印象裡,從我認知開始,孻舅的裝束總是穿著恤衫、西褲和皮鞋,他一直都保持得很瘦削瀟灑,很喜歡說笑話,對食物特別講究卻又絕不多食。他,也是一名洋服裁縫師傅。記得在香港的日子,孻舅在九龍的鋪位是我和媽媽常常流連的地方。看著他洋洋灑灑地在裁縫桌上揮舞著布疋,不一會就裁剪出一件洋服。他的專注和專業,迄今仍記得。

親人走了,我們的心情很不好,隔了一個太平洋,想著舅母、表哥的心情一定比我們更傷心。只好求天上的父親和聖靈隨時的安慰與他們同在。若不是主的安慰和永恆裡的盼望,悲哀的心情必難以安撫。在孻舅走之前一天,他接受了耶穌而且受洗了。一想到在天堂的門口,耶穌迎接他回天家,心情舒坦了不少,因為有一天在天堂的門口,不單只有耶穌迎接我們回天家,還有可能是穿著親自縫製白袍的孻舅父。在復活節的前夕,我們更深信,復活的主把一切都更新了!孻舅歇了地上的勞苦,更先嘗與主永恆同在的甘甜,享受無比的幸福。

願主安慰地上的人。

「我們原知道,我們這地上的帳棚若拆毀了,必得神所造,不是人手所造,在天上永存的房屋。我們在這帳棚裏歎息,深想得那從天上來的房屋,好像穿上衣服。倘若穿上,被遇見的時候就不至於赤身了。我們在這帳棚裏,歎息勞苦,並非願意脫下這個,乃是願意穿上那個,好叫這必死的被生命吞滅了。」林後五1-4

Friday, March 15, 2013

有米 - 陳曉蕾

More about 有米 
閱讀陳曉蕾的書,繼聽大樹唱歌剩食之後,這是第三本。

「有米」,廣東話是富裕的意思。不過,陳想說的並不是普遍人所想像的富裕。

這是她的引言: 「搵食」不是向人低頭,而是向土地彎腰;「為啖飯」付出的,不盡是妥協,而是有尊嚴地腳踏實地。這幾年到處採訪,深覺香港遠比我們想像的「富裕」。

環保、永續這些概念在這些年越來越多人關切,連我這個都市人也想最一點綿力,從自己的生活範疇開始,嘗試循環再用垃圾,節省能源,多吃蔬菜。書中記述了一個又一個似乎不相關乎的故事,其實深切連繫。每一個故事的主人翁,也在盡他的份,用他的方式去實踐愛護地球的一分。尤其在香港以金融地產掛帥的城市,環保、種菜、節約資源這些話題上似乎風馬牛不相及,並不是政府所認為是「可持續發展」的項目。

想不到,香港如此彈丸之地,也有一群活在城市邊沿的人,在都市的狹縫中,快樂地守著最後一片綠色樂土。他們的堅持,值得支持,更值得參與。

「如今三十歲以下的一代大多視超級市場貨架為食物來源,失去了與土地的連繫,沒能夠知覺自然在養育著人類,誤以為錢可以解決生存、生活,甚至生命的問題,將人生的能量傾注在現代社會人工化的無數瑣碎之中,飄浮無根,煩惱而不知其所以然。」 - 前香港天文台台長林超英 

「蹲在田邊,和著汗水、雨水跟眼淚水,竟然卻會有幸福的感覺。在城裡沒錢,真是一窮二白,但在鄉下,再窮也有吃不盡的水果,玩不膩的蟲鳥魚獸。」(青松米P. 204)

Wednesday, March 13, 2013

聽見冬天的離開


聽見冬天的離開,我在某年某月醒過來…

這幾天早晨,夏令時間的晨光,空氣中殘留著沉澱了的夜暮,人為時鐘推前一句鐘,實在騙不了身體時鐘,起床的時候總感覺懶洋洋。只是一個小時的差距,彷彿整個世界也還沒有睡醒,安靜得連平時喜歡在樹梢上吱吱熙攘的鳥兒也嫌太早,像我一樣想多留在溫暖的窩裡享受一個乍暖還寒的清晨。拖著惺忪的身體離開被窩上班,窗外聽見寥落的汽車發動引擎聲,一邊擦牙一邊在想我的小狗在這個時候該在我的腳邊翻過身體要我用腳掃牠的肚子或是在吠叫爸爸帶她去公園,今天怎麼忽然安靜?小千千,幸福的牠呀,還卷縮在媽媽的被窩裡打呼。我嘆了一口氣,小狗實在比人更幸福,在牠的世界裡沒有夏不夏令時間。

冬天的離開,春天的來臨,開著車在馬路上的時候,兩旁的樹木花草都綠得特別亮麗。如此開展平凡未知的一天,身體是疲倦,心裡卻感恩上帝會有美好的安排。 想起這首歌,也是我電話鈴聲,一首很喜歡的歌曲,好像是在說一個寂寞的靈魂在尋找,一切的等待和尋覓,最終遇見了上帝,那是最美麗的意外。

我看著路 夢的入口有點窄 我遇見袮是最美麗的意外...

Thursday, March 7, 2013

網上「靈」食

最近喜歡上看一位內地牧者的微博,每天一小段的鼓勵和聖經分享。

靜,是一個成熟的人必有的特點。孩子,痛了樂了,都會吵吵嚷嚷。一個人,當成熟時,他就越來越能靜。那種靜,不僅是言辭的,更是心靈的。或褒或貶、或順或逆、或高或低,靜靜的,只因,心已寬闊! 

「上帝是個靈,所以拜他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或作"真理")拜他。」- 約4:24 
在教會的靈修傳統或今天的講台宣講,往往側重於去講一些某某如何愛主、犧牲、大發熱心的見證;卻甚少涉及信仰熱情必須有 “真理”作為規範。因沒真理的 “心靈”、“愛心”、“熱心”,也可能是一顆顆摧毀教會根基的“炸彈”。 

脫離真理的“愛”,不是愛,是害!愛若無真理的規範,就如氾濫的野火四處亂燒,就是濫愛、溺愛、錯愛,最終只會給人給己帶來傷害。唯有「真理+愛=真愛」,有如在鍋爐裡的烈火,產生巨大能量推動蒸汽機車!因此,聖經說:愛是,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林前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