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rch 13, 2017
當我提筆寫下你,你就來到我面前 – 張曼娟
一本好書,讀完了就很失落。
宛如一齣好戲,曲終人散的患得患失感。
好友去台灣,我二話不說就督定她甚麼也不要買給我,就張曼娟的新書,「當我提筆寫下你。你就來到我面前」。
我就是個很老土的人,對於手寫字體的印刷,愛不釋手。縱然這意味著書中內容不多,一下子就把書看完了,卻也是珍而重之地把書實實在在地重複讀了三遍。
有些書不是很長,不是很精彩,卻讓你哭,讓你會心微笑,讓你回首慨嘆又讓你迎向希望把握今天。
張曼娟寫與她高齡的父母相依,我不禁淚水也難掩心中的感恩。
「不下雨的晚餐後,是我們的散步時光。我牽著的並不是我的孩子,而是我年老的父親。他一直都是比我高,這些年卻愈來愈矮,走路愈來愈緩慢。我的巨人不知道從何時開始,變成了我學步的小孩。我知道健走對我的健康更有幫助,但是,放不開我的手。不管現在做了多少、有多努力、未來回想時,一定會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多、不夠好、不夠。」 P.35
父母是世界上給予我最多的人,而我的回報最少。
貪心的我奢求更多他們的給予,縱然落在無低線的虧欠之中,卻仍希望長長久久的相依。 張曼娟的文章,最拿手就是把日常平淡的情感用文字隻字片語地濃濃地勾勒出來,讀後有療癒作用。
Friday, March 10, 2017
以善勝惡
荒廢寫作,不是我想的。
書,還是在看,卻很慢。
文章,還是在寫,卻沒有方向。
手,還是在鍵盤上,卻為老闆拼命工作,就是做不完數字報表。
眼睛,還是在細閱,字裡行間的分差毫釐。
上班的工作本身沒有意義,工作的態度才是真身。
因此,我每天都在靠神過。工作上的都是人的問題。那個很喜歡用壓倒性,命令式的口吻來對話的上司。我的方法是,以善勝惡。喜歡贏、喜歡優勢的人就讓著她吧。因為我實質地是她的下屬,我贏了或是在優勢都對我不利,如聖經所說的,我寧願受欺,寧願吃虧,卻心安理得。工作盡本份,做好是為神而做,愛人也是由神而發。
我,當然並未能做到處之泰然,不氣不怒。理性想好了方向,心態就朝著這個方向祈禱。別的就由天父為我作主,安排吧。心情一刻開懷了。
書,還是在看,卻很慢。
文章,還是在寫,卻沒有方向。
手,還是在鍵盤上,卻為老闆拼命工作,就是做不完數字報表。
眼睛,還是在細閱,字裡行間的分差毫釐。
上班的工作本身沒有意義,工作的態度才是真身。
因此,我每天都在靠神過。工作上的都是人的問題。那個很喜歡用壓倒性,命令式的口吻來對話的上司。我的方法是,以善勝惡。喜歡贏、喜歡優勢的人就讓著她吧。因為我實質地是她的下屬,我贏了或是在優勢都對我不利,如聖經所說的,我寧願受欺,寧願吃虧,卻心安理得。工作盡本份,做好是為神而做,愛人也是由神而發。
我,當然並未能做到處之泰然,不氣不怒。理性想好了方向,心態就朝著這個方向祈禱。別的就由天父為我作主,安排吧。心情一刻開懷了。
Tuesday, January 17, 2017
給我十萬個靈魂 — 連加恩
傳福音….
說來羞愧,很久沒有傳福音。更慚愧的是很久很久沒有帶領人歸主。
「給我十萬個靈魂」是作者在主前立志,繼承了啟發他成為佈道家的老師在主裡許下的心願。而且神恩膏他的服侍,叫他真成為得人如得魚的佈道家。
「謙卑」是作者在後記中最後的叮囑,只因為福音是神的大能,要傳福音的人必須謙卑才可成為流通的管子被神使用,成功傳福音的人更要謙卑免驕傲。
培養傳福音的生命並非一朝一夕,但傳福音的心志就可以當下決定。
愛人靈魂的心,沒有一下子就來,真誠的愛心是從禱告中萌芽。持久傳福音的生命,並非一頭栽下去的熱心,因為錯折不會因為一顆熱心而繞道而行。傳福音沒有一傳就成的技倆,多多禱告就是必剎技,遇難越迎難而上。自問臉皮薄,傳福音不夠持久,是沒有做好禱告的功夫。
堅持禱告是傳福音最有奏效的方法,他形容為「A鍵禱告、B鍵佈道」。就是說,連續按A鍵一兩百下之後,只要按一下B鍵,祈禱完去傳道,傳道完去祈禱。
作者於每一課結尾都提供一個禱告、小組討論、一週行動和經文背誦的小習作。使到傳福音的建議並非紙上談兵,而是可以一點一滴的培養以至火熱。有行動,有計劃,有能力的與神同工地進行。
書中有不少作者佈道時發生很有趣的小故事,見證福音的大能和與神同工的奇妙旅程。 但願今年可以與神同工,至少領一位未信的朋友歸主。
像我一樣久未傳福音的弟兄姊妹,這書一讀何妨。
「報福音傳喜信的人,他們的腳蹤何等佳美!」
Monday, January 9, 2017
隱藏的種子史華璐:近代食品安全的改革者 — 張文亮 (二)

史華璐是個敬虔的人,以她的才華和學識是極可以發大財。但她不以錢財和名利為目標,因上帝的心意比這些都重要。書中提及不少失敗和名成利就的機會,史華璐因著信仰,沒有跨倒,沒有妥協,沒有放棄。
「短暫的成功,常釀為長期的失敗。一時的成名,常使人忘記單純的初衷。…真正的影響,是從少數人開始。改變時代的人才,來自自發的學習者。最好的教育,是在安靜中慢慢成長。只有人心改變了,改變才能持久。只有存著愛心,才不會有野心。」P.187
「國家真正的財富,是百姓的健康,真正有益健康的商店,是能正確認識自己的產品,對金錢的態度健康,對產品負責任,並且重視顧客的家庭。我們不該教導人,在外面吃什麼才健康,而是在家庭怎麼煮,才能給家人帶來健康。我們不要輕易接受,商品上含有什麼成分,吃了會有多益處。最關鍵的標示,是製造者的道德。可惜沒有任何的標示,能標示到他們的道德成分,只好藉由不斷傳揚正確的科學知識,讓消費者聰明判斷。」P. 232
「當人埋頭苦幹,想把事情一直做下去,是危險的事。工作太專注,忽略什麼是生活。生命不是為了工作,工作也不是為了生活。我們要學習調和生命、生活與工作。」P.212
「什麼是教育?教育不只是傳授知識,而是教學生要成為負責任的人。 教育不只是分辨是非,而是教學生如何認識真實與虛假。 教育不只是教學生如何嬴,而是教學生何為愛。 教育不只是在教各樣的論點,而是教學生尊重別人發言的禮貌。 教育不只是追求知性上的滿足,而是以服務取代驕傲。 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而是在人生不同的階段,回應更高的呼召,勇敢地走上窄路。
什麼是生命成長?成長是喜樂,不是重擔;有生命的平安,不是一直掙扎不安;有美好收成,不是浪費年日;保有單純的熱情,不是只知人情世故,成長是凡事盼望,不是凡事冷漠。 什麼是生命的改變? 我認識有隻毛毛蟲,在蛹裡哭泣,牠過去許多的腳不見了。我說,等待的確帶來不便,但是,變為蝴蝶的那一刻,將是何等美麗的蛻變。」P.212
史華璐更給予一些烹飪的小智慧:
- 漬製過的食物一定要煮過才能吃,以免吃下漬製品裡的細菌與黴菌。
- 牛奶不能用高溫煮,煮過的牛奶不易吸收。
- 牡蠣的表面有保護膜,高溫燒烤過的牡蠣才是易吸收。
- 烘焙過的麵包,澱粉質易吸收,但是麥麩裡的蛋白質不易吸收。
- 不要在沙拉中加牛奶,牛奶易凝結。
- 牛奶與不新鮮的海鮮結合,尤其是螃蟹,會產生有毒的物質。
Thursday, January 5, 2017
隱藏的種子史華璐:近代食品安全的改革者 — 張文亮 (一)

食品安全的新聞已不是新事,近年爆發連串食品安全的新聞更不禁讓人多加關注。及至身邊的人患癌症的事越來越多,越來越頻密,不得不亮起食品安全的紅燈。
河馬教授,張文亮,又一好書出版,「隱藏的種子史華璐:近代食品安全的改革者」。一位百多年前的女姓,因著對上帝的信心和領受的使命,開出一條不單是屬靈復興的道路,更是一條為國家/世界人民健康的福祉大道。
美國食品安全(FDA)鑒定的始源,從史華璐一心專行神給她的使命開始。那時國際食品公司都不透明公開食品產地、加工流程和製作手法,而且缺乏以專業學術奠定的法案予以監督。導致官商勾結,百姓也無從分辨食物的好與壞。食品摻雜的問題,讓普羅大眾吃下不單只是不健康,更是危害生命的食品。史華璐有一句話很觸動我的,她說:「一切問題背後的問題就是對信仰的冷淡。」 因此她艱辛努力面對種種的困難,為百姓、為上帝,堅守並捍衛食品安全。她認為政府及知識分子是有責任為人民把守這關。
當上帝給予人類的「食物」變為「食品」,人類健康就出岔子。當中摻雜了不純正的動機和貪念,惡果必然出現。多年後的今天,史華璐種下美好的果子,好讓美國的食品仍是世界健康安全的標準,可是人類貪婪仍在不明朗的狹縫中惡化蔓延。或許史華璐早知埋在人類心裡的劣根性,制度只可廣泛監管食品安全而未能徹底執行,因此她更大力推行家庭生活準則。多在家裡用餐,不單能確保食品安全,更能維持家庭健康。
對於我們今天面對種種的健康問題,家庭問題,都源於人類太忙之固。沒有時間與家人一起用餐,沒有時間準備晚餐,沒有時間因此退而求其次地買即食的食品。忽略了健康之餘,更忽略了家庭一起用餐的天倫之樂。「一切問題背後的問題就是對信仰的冷淡。」
為信仰、為家庭,這書必讀。
Friday, December 16, 2016
「一粒微塵,萬般神恩」 -- 殷穎
殷穎是一位我非常喜歡的作者,不單是他的文筆絕佳,更因為他在神裡的領受甚深。每一本他的作品都讓我在生中有很大的幫助與啟發。他這遍"耄耋誌恩",說到這自傳「一粒微塵,萬般神恩」或許會是他最後的筆墨,難禁心中不捨。想起「十字架下的沉思」、「大信若盲」、「苦絕的猶太文化」、「悲歡交集的鏤金歲月」、「心靈的苦杯與饗宴」,並被深受啟發的「悲愴大地」及「歸回田園」,這幾本都是放在我書架上最當眼的地方,不時拿來翻閱,總能再細味文字間蘊含的靈思,重燃亮光。一本好書是可以讓你一讀再讀亦不覺膩,殷穎的作品不只一本,每一本都細水長流地訴說他與主間的愛情,神的恩典川流不息地湧流天地萬間,開啟小信徒狹隘的眼界。
「一粒微塵,萬般神恩」是終結,也是更大的恩典的開始。
「一粒微塵,萬般神恩」是終結,也是更大的恩典的開始。
Tuesday, August 9, 2016
暑假二三事 (二)
不可以不提的當然是七月二十三日荷李活碗的Weird Al Takes The Bowl。
姊妹四人,拋下兒女老公,來一個笑不攏嘴的晚上。我們對早期美國本地攪笑娛樂文化不太認識,票是每年公司的禮物,日子和節目都不由我選擇。因此也沒有抱太大的期望有一個如此開懷的晚上節目,有次是古典管弦樂團演奏柴可夫斯基的樂曲,有一次是The Blue Man Show,十幾年來不管是嚴肅的或是動態的節目都很欣賞。沒有選擇有沒有選擇的好,可以開闊自己喜好以外的東西。就這次Weird Al 為例,沒有去過也不知自己早在很多年前已知道這個美國版盧海鵬林敏聰的攪笑歌手的作品。完場了我們仍不歇地在youtube找尋延續的笑料。Alfred Yankovic,演出落力為求觀眾笑個人仰馬翻,我們當然也被娛樂得笑作一團。整晚,由自備野餐食物到聞歌喚醒沉睡的記憶及至立於座位間的舞動搖晃和萬點手機燈火的壯觀氛圍都驅使我們時光倒流,回到年輕時的模樣,笑聲大了,話更放了。我們都不約同的說,好久沒有大聲尖叫,笑足一個晚上了。
慶幸,我們找對了對手,可以開懷地不管儀態放縱一下! 謝了姊妹們!
慶幸,我們找對了對手,可以開懷地不管儀態放縱一下! 謝了姊妹們!
Monday, August 8, 2016
暑假二三事 (一)
沒有寫blog一段很長的日子,手指和腦袋也很生疏,打字很慢,思路也不暢通。不過趁這幾天工作時間比較鬆動,可以「擅用」時間,就急不及待寫點甚麼。回顧一下數月來的二三事。
七月媽媽的生晨,都是我們這一家必定相聚的日子。老三從南卡回來了,今年老五又多添一丁,爸媽都時刻要透過視頻跟孫兒見面,逗逗小傢伙咔咔大笑。在七月的第四天,美國全國漫天遍國煙花的日子,祝願媽媽一年比一年快樂,心中充滿喜樂,在主裡平安滿足。
十幾人租了海邊的一個房子,住了三天。碰巧洛杉磯的天氣炎熱,Oxnard海濱微微冰冷的海風正吹得愜意。每座房子都有自己面向水邊的陽台和小小的甲板,停泊自己的小艇(Duffy Boat)。廚房當然比家裡的大很多,設計及至設備都非常齊全。冰箱是兩個連在一齊佔用了一面牆壁的大型號,家電有你想到以及想不到的自製冰粒、光波爐、咖啡機、攪拌器…,沒有一個很大的廚房是絕對不可能把這些都塞進去,然後還是覺得很寬敞。廚房是一個家的聚點,一家人圍在廚房桌旁,洗洗切切煮煮,一起吃,自自在在,隨性閒聊,享受假期,而且無時間限制,欣賞日落橘紅、海風在水面略過的粼粼波紋、海鷗在水面上迎風而飛或是塘鵝在對面房頂上歇息佇立。
這,就是假期。
七月媽媽的生晨,都是我們這一家必定相聚的日子。老三從南卡回來了,今年老五又多添一丁,爸媽都時刻要透過視頻跟孫兒見面,逗逗小傢伙咔咔大笑。在七月的第四天,美國全國漫天遍國煙花的日子,祝願媽媽一年比一年快樂,心中充滿喜樂,在主裡平安滿足。
QinQin's virgin voyage at the beach. |
十幾人租了海邊的一個房子,住了三天。碰巧洛杉磯的天氣炎熱,Oxnard海濱微微冰冷的海風正吹得愜意。每座房子都有自己面向水邊的陽台和小小的甲板,停泊自己的小艇(Duffy Boat)。廚房當然比家裡的大很多,設計及至設備都非常齊全。冰箱是兩個連在一齊佔用了一面牆壁的大型號,家電有你想到以及想不到的自製冰粒、光波爐、咖啡機、攪拌器…,沒有一個很大的廚房是絕對不可能把這些都塞進去,然後還是覺得很寬敞。廚房是一個家的聚點,一家人圍在廚房桌旁,洗洗切切煮煮,一起吃,自自在在,隨性閒聊,享受假期,而且無時間限制,欣賞日落橘紅、海風在水面略過的粼粼波紋、海鷗在水面上迎風而飛或是塘鵝在對面房頂上歇息佇立。
這,就是假期。
Wednesday, June 1, 2016
聚散有時
昨天才知道卓醫生已回到主身邊,原來幾個月前心血來潮給你留了口訊和電郵正是你歸回天國的時候。深知總有一天會收到這個消息,日子來了卻仍不捨。主的時間是最好的,現在和妻子重聚,相信是你這幾年來的願望。妻子走了已後你總是說隨時準備好見主面,你一生為福音足跡走遍中國,我深感為你能光榮回家很感恩。在你聖地雅歌的家,我們常一起唱詩,在面對太平洋的山崖上你也難禁歌頌的興致,今天雖已成為輓歌,有天我也回家時盼再在永恆裡共奏。感謝你的生命常激勵我對差傳傳福音的熱誠。再見!
一個常把剛說完的事情忘記的老人家、
一個常說自己百病纏身而主的恩典夠用的忠僕、
一個七年來每逢到訪聖地雅哥也熱情款待視我如女兒的屬靈父親、
一個年界八十仍堅守不死差傳使命的老僕、
一份在主裡燃燒不滅至死方休的服事精神;
我很慶幸能在他數不盡的中國宣教旅程中與他兩次共事,為廣西的同胞盡一點綿力。在他身上可見證到一個真正耶穌僕人的典範,生命的事奉,謙順柔和、堅持、盡 忠而且快樂。不下數次在旅程中出現岔子,他總是靠著單純的信心跨過每一個坎兒。讓我學慬只要盡力,不靠人的努力,仰賴神的參與。他的生命盛滿了歌頌,隨時 流露出他心中讚美的聲音。
自老伴走了,他獨居一年多,最後決定離開加州遷往與兒子同住。話雖如此,他仍不時重提,當他安頓一切後若主仍給他健康,只要身體狀況許可,嘴巴仍可以說
話,他要在中國住下來教英文會話,服侍中國人。更囑咐我們可以隨時到中國參與服侍。雖然他說過的東西很多都忘掉,但服侍主的心志灼熱不減,常記掛心頭。
「七十猶栽樹,旁人莫笑癡。古來雖有死,好在不先知。」有使命的人,年齡不會是阻礙。
臨別時,我們都很感觸,緊緊的擁抱又擁抱,心知此去不知何時再見。他笑著說若不是在兒子那裡探望他,或在中國一同服侍,就在天家再相見了。心裡不捨,靈裡卻快樂地與他告別。 願他在主裡的一切如願。
雖然,
筵席聚散
一個常把剛說完的事情忘記的老人家、
一個常說自己百病纏身而主的恩典夠用的忠僕、
一個七年來每逢到訪聖地雅哥也熱情款待視我如女兒的屬靈父親、
一個年界八十仍堅守不死差傳使命的老僕、
一份在主裡燃燒不滅至死方休的服事精神;
我很慶幸能在他數不盡的中國宣教旅程中與他兩次共事,為廣西的同胞盡一點綿力。在他身上可見證到一個真正耶穌僕人的典範,生命的事奉,謙順柔和、堅持、盡 忠而且快樂。不下數次在旅程中出現岔子,他總是靠著單純的信心跨過每一個坎兒。讓我學慬只要盡力,不靠人的努力,仰賴神的參與。他的生命盛滿了歌頌,隨時 流露出他心中讚美的聲音。
Self-Realization Center |
「七十猶栽樹,旁人莫笑癡。古來雖有死,好在不先知。」有使命的人,年齡不會是阻礙。
臨別時,我們都很感觸,緊緊的擁抱又擁抱,心知此去不知何時再見。他笑著說若不是在兒子那裡探望他,或在中國一同服侍,就在天家再相見了。心裡不捨,靈裡卻快樂地與他告別。 願他在主裡的一切如願。
雖然,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
天上相聚永不散席。
Wednesday, May 11, 2016
Shattered Dreams - Larry Crabb
I read this book way before I started blogging...so it never gets post here, but today, I will scribble a few lines because probably someone out there needed a shed of light, or truth for encouragement, as how this book has been, from time to time, lightened up my heart with the truth that -- God is still in control...
"Shattered dreams are never random. They are always a piece in a larger puzzle, a chapter in a larger story. The Holy Spirit uses the pain of shattered dreams to help us discover our desire for God, to help us begin dreaming the highest dream. They are ordained opportunities for the Spirit to awaken, then to satisfy our highest dream."
"God is always working to make His children aware of a dream that remains alive beneath the rubble of every shattered dream, a new dream that when realized will release a new song, sung with tears, till God wipes them away and we sing with nothing but joy in our hearts." -- Larry Crabb
"Shattered dreams are never random. They are always a piece in a larger puzzle, a chapter in a larger story. The Holy Spirit uses the pain of shattered dreams to help us discover our desire for God, to help us begin dreaming the highest dream. They are ordained opportunities for the Spirit to awaken, then to satisfy our highest dream."
"God is always working to make His children aware of a dream that remains alive beneath the rubble of every shattered dream, a new dream that when realized will release a new song, sung with tears, till God wipes them away and we sing with nothing but joy in our hearts." -- Larry Crabb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