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種智慧,「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這麼有智慧的話,當然不是我領悟出來的。這是古人的智慧。在殷穎的書中認識這段孔子先言的大智慧,一直在忙,每當有空就從時間表夾縫中趁時思想,希望揣摩得多一點點,幫助近年學習安靜的功課。智慧乃源於上帝,深信懂得安靜就能靠近神多一點。
止。我們都不懂如何去止。是停不下來還是不肯停下來?
世界給我們的訊息是-止,是必有所失的先兆。因此,我們說止不得。要這個世代的人停下來,難極。手停口停。手作縱然可以停,腦子不可以停止籌劃下一步或是下幾步的預計。停不下來的真的是使命嗎?還是心裡面的癮按捺不住,要人必須停不了的去滿足?心如止水,止住的是活動,更要止住的是人的慾念,一日心仍有所追逐,水也難止。只有在止水中,沙塵才可以定下沉澱。
定,我想是定位吧。停下的一刻總要定個方向,找一個目標。每一個旅程都有一個終點,開始了就沒有歸途,不管是迷路或是徘徊,必須繼續。徘徊的人不知方向,因此不時轉向,偶爾驚覺,發現還在原地。定,是定位和定意。人生必須有一套正確的人生觀定住自己的心,免得被世俗牽著鼻子走。如保羅在腓立比書所言,忘記背後,努力面前,向著標杆直跑的意恩相乎吧。
靜。有多少人不可處靜。我說的是心靈的靜。我發覺,我是可以止,也可以定,只是靜還在摸索。我知道,因為心有牽掛,被外界所牽,難以自在。對,是自在。心不自在,心不在然。心靜就能待,待著甚麼都不做。那又回到止的境界,要不要隨心而行?完全的靜態操練,要熬過多少輾轉按捺。那個癮,在心中蠢蠢欲動,不時發作,要人又回到營營役役中生活。滿足心癮,不管是體外或是內心的,像吸毒。癮起了,吸一口,是最快最到位的即時解藥。只有熬過去,自由在望,就可以安然處靜。
安,能安於動態之中。不畏外界的引誘。世界有多吸引都不為所動。把自己安定於之前所立定的人生觀上。除這以外別無他求。內心的天地一片祥和,這一份安,是看通透世俗人生的自然而然的歇息狀態。
慮,是思考。安靜後的思想,不會偏重一方。這讓我思想到聖經裡保羅的話:「弟兄們、我還有未盡的話.凡是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若有甚麼德行、若有甚麼稱讚、這些事你們都要思念。」思念,這個字,原文的意思計算,評定和斷定的意思。如果可以基於所定下的信念去慮,就能確保不偏左右,而且變成一個內在的規律,保持安於止的狀態。人性必在慮中作祟,阻撓行在正途的決心。慮,是這操練淬煉的壓軸。想不想通,是得或是失,取決於此。
得。是這個淬煉過程的得著,而不是事情本身的好壞得失。有所得就是人生的一個「德」,是人格品性的內涵。始於止,到定、靜、安而慮,最終的一個人生體悟。每一個人都想有所得,抓得住的和抓不住的,只是在上帝永恆的眼光裡是得?還是失?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我希望,在我有生之年,可以常澹泊主的靈裡,得著主所以得著我的。因為這是誰也不可以從我的口袋裡拿走的份。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