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y 27, 2011

不再讓你孤單


昨晚在家看了這齣電影。

不再讓你孤單,是一個多麼窩心的承諾,若可兌現的話。

這類電影很難掌握,煽情老土或感人,一線之差。不治之症、身份懸殊、現實或是家人的阻難,是愛情文藝片走不出的匣子。雖是舊點子,一旦觀眾掉下一顆淚,它就算是成功了。愛情,是人類共同擁有的財產,不管是想像出來的或是真真實實的一場戀愛。生命中就是有一個他/她,讓你許下像「不再讓你孤單」這類的承諾。

方鎮東,李佩如的故事,也許是千萬人中的故事。一個婚姻失敗後踏實工作的男人。一個北上尋找機會的港女,不管是工作或是對象。爛醉的女生碰上正直的男生,每次有難都笫一時間隨傳隨到,直到她完全倒霉,不可翻身。男生仍然守候在她身邊,他還沒有勇氣向她告白,只在便利貼上寫下「不再讓你孤單」的承諾,一個人默默守著。劉燁演方鎮東這角色,真討好。是女生朝思夢想的好男人。故事如何發展就不說了,它好看的地方是觀眾總是找到共鳴點,一個對號入座讓你淌淚,心頭一酸的地方。

想說說的是片中播放的三首歌曲。不再讓你孤單、無聲的結他和錯過了地址。

方鎮東把著結他向李佩如唱「不再讓你孤單」,那是一個離家外闖女生的避風港、安定下來的靠山。

張學友的聲音唱出「無聲的結他」。愛情裡的矛盾,既無奈又不捨,低泣著最深處的痛。

王菀之唱出自己譜的曲詞。「錯過了地址」,宛如愛情自己在訴說自己的故事。在時間河的流轉裡緊捏執著、堅持不渝、一生一世的承諾。愛情沒有了堅持和承諾,就算花開的瞬間有多燦爛,終究也變成最荒涼的一句「我愛你」。

感覺到底有多真實
擁抱後該怎麼維持
也許愛情 從來不解釋
憑著手上的一張紙 為了沒完成的心事
錯過地址 我們的開始

然後兩個人牽著手
解開彼此身上鈕扣
承諾會珍惜對方的溫柔
突然記憶往後走
記不起相愛的理由
才懂哀愁

花落是上天的意思
花開代表愛的堅持
悲歡有時 眼淚寫成詩
畢竟兩個人牽著手
解開彼此身上鈕扣
承諾會珍惜對方的溫柔
可憐記憶往後走
迷失卻沒想過回頭
我不放手

幸福的地址 寫滿故事
從前的遺憾 到此為止
求你別忘了 我們的事
守在你身旁 一生一世

Wednesday, May 25, 2011

心靈的土壤

一個人獨自發呆,是耕耘自我的時間。
不常翻翻心靈的土壤,它就會變成一塊荒地。

Tuesday, May 24, 2011

作嫁衣裳



More about 好想和你在一起

今天還是帶著勞累的身軀上班。這個週末的婚禮總算替我為這年作婚禮統籌一職劃上句號。作為一個業餘得不可再業餘的婚禮統籌來說,這一連串為他人作嫁衣裳的任務,總算幹得不過不失。希望我的參與讓這些新人在婚禮當天安心的享受,如他們想像的進行婚禮,許下此志不渝的盟誓。

統籌過不少的婚禮,與不同的新人緊密的合作過形形式式的婚宴。舉辦一個從早到晚的婚禮活動,由一對新人的想像、喜好、金錢,到家人的參與與期望、可實行度和婚禮供應商的價錢和服務,這當中的每一個鏈環都必須配合。統籌的責任也是把這當中的所有實現在婚禮的當天,配合人手,供應商和解決當天一切料到或料不到的問題。

我聽過一個最不稱職婚禮統籌的笑話。婚宴當晚,婚禮的統籌居然走到新人的主家席質問為什麼他的牛排會變成雞排。我真的傻眼了,若我是在場的話,我必會把我的跟他換,解決一個微不足道的問題。其實,當婚禮統籌不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一切也是Common Sense和事前的清楚交代。目標是新人可以安心享受婚禮,主家人可專心招呼親友,參與的客人賓至如歸,幫手的人員盡可能在婚禮當天之前清楚明白一切流程和細節,減少問題發生。當然每一個婚禮也必然出現「執生」的狀況。婚禮統籌亦必作現場應變,調派人手或與場地人員配合。幫手的也要很「醒目」的隨機應變。我們這一群總算是經驗老到可以啟自動波的業餘幫手。

作為新人的,在婚禮當天最重要的不單是婚誓本身和在親友前見證神的愛。另外最為要緊的是一雙新人務必與每一位蒞臨的客人有一些私人時間,表達謝意之餘也接受祝福。因此,我認為婚宴進行時不必安排太多節目,留多點時間給專程參加婚宴的賓客,溫馨對話。有一次的婚宴,新娘子換了五件的衣服,可憐的新郎在台上大部份時間都只是一個人在發呆。還有一次,在敬酒時,新郎實在是太高興了,敬不到一半的桌子,就不勝酒力,兄弟們只好扛他上房休息,留下新娘子一個人扛下半場的婚宴。

最深刻的婚禮,擁有最真情的對話。有一個婚禮,新娘子對每一位客人表達她最率真和摰情的謝意,到今天我還歷歷在目。穿甚麼衣裝,婚禮用甚麼佈置,都一概忘記,只有真情對話,永留賓客的記憶。

為他人作嫁衣裳,的確是一項很操勞的事,自己一點益處都沒有。別人都漂漂亮亮,雍容優雅的出席婚禮,我總是東奔西跑,忙東忙西的。不過,我很榮幸,擔任婚禮統籌一職,有機會近距離的跟新人談話,在完成整天婚禮活動的一刻,新人總給我一個深深感謝的擁抱,很溫暖。我想為他們作嫁衣裳就是我可以送給他們最好、最真摯的禮物。

Thursday, May 19, 2011

柔軟的神殿

More about 柔軟的神殿

小時候很喜歡媽媽透過讀者文摘買的一套中國童話。分春、夏、秋、冬,四個中國農耕節令輯錄,每季三本,一套十二本,每月一本,每天一個故事,就三百多個故事。兒時總時嚷著媽媽說故事給我聽,但媽媽總是未講故事先打瞌睡,比我先眼睏。後來年紀再大了一點點,可以認更多字的時候,我就自己看。當中看過不少中國民間的童話、遠古的神話、歷史故事,以及寓言故事,至今仍清楚記得。好像,女媧造人、大禹治水、十二生肖、鍾馗嫁妹、盤古開天闢地、牛郎織女、年獸來了、虎婆婆、鄭和下西洋、荊軻刺秦等等,都是我兒時很喜歡重看又重看的故事。現在這十二本童年的心頭好已經搬家到南卡州我哥家的書架上了。這趟六月去南卡必要作弄我媽,要她念故事我聽,看她是不是又忍不住十年如一天的未講故事先打瞌睡。

也許兒時打了一個不錯的基礎,今天碰到這本張曼娟文學系列的「柔軟的神殿」就份外親切。一邊看一邊自言自語說:這個故事我知道!從前是閱讀故事的內容,這一趟是參透它的來歷、典故和義意。一般的中國古文都是文言文寫成的,若要我這個半斤不足八両不夠的中文小學生來看必是對牛彈琴。幸好有如此的解讀,真的幫了我一把。

雖然是中國神話和民間小說,可當中意義深長。好的文學讓人看到一些看不到的人生哲理,教導閱讀的人品格和道德。把人世間看不見或一些儆世的信息用文字手法表現出來。「聊齋誌異」,我只看過幾個單元,當中以人、鬼、狐妖的交集故事為主。不少的故事被拍成電影和電視劇,更有拍成成人電影。蒲松齡筆下的鬼、狐、妖角色似乎都比人更有情、更有品、更真。若不仔細的看以為是聳擁人交鬼結妖。其實,若知道蒲松齡的背景,就不難去明白,筆者是想藉此表達在人世間所欠缺的情義、品格、道德卻在想像出來的靈異世界中找到。官場波譎雲詭,爾虞我詐使蒲松齡不得不在他小說世界中走一圈來諷刺人性的卑劣。

中國小說古書似乎與聖經格格不入,只是當我每天都在看此兩類書的時候,反而起了一個化學作用。聖經是神的話語,有生命改造的能力,當然不可以與世上的小學並列。不過當一邊看非屬靈的書籍時就不其然的把從中領略到的與聖經中的真理謀合,讓真理更人性化,更主觀的表達出來,更證明真理的權威、恆久與不變,也不得不讚嘆神的智慧!

這書又把我對看文學作品的興趣再推進一步。愈多看,愈多放知識進出就愈覺得自己知得太小了。文學的浩瀚世界,學問的無止境,文字的千變萬化真教人著迷,愈看愈教人意猶未盡。

Friday, May 13, 2011

我最親愛的 - 張惠妹

我最親愛的

主唱:張惠妹
作曲:Russell Harris
填詞:林夕

很想知道你近況 我聽人説還不如你對我講 
經過那段遺憾 請你放心 我變得更加堅強 
世界不管怎樣荒涼 愛過你就不怕孤單 

我最親愛的 你過的怎麼樣 
沒我的日子 你別來無恙 
依然親愛的 我沒讓你失望 
讓我親一親 像過去一樣 
我想你一定喜歡 現在的我學會了
你最愛的開朗 想起你的模樣 
有什麼錯 還不能夠被原諒
世界不管怎樣荒涼 愛過你就不怕孤單 

我最親愛的 你過的怎麼樣 
沒我的日子 你別來無恙 
依然親愛的 我沒讓你失望 
讓我親一親 像朋友一樣 
雖然離開了你的時間 
比一起還漫長 我們總能補償 
因為中間空白的時光 

如果還能分享 也是一種浪漫 
關係雖然不再一樣 關心卻怎麼能說斷就斷 

Monday, May 9, 2011

瞬間永恆

好友帶著丈夫和兒子來美,兩個星期就一瞬間過去。

昔日我們喜歡流連的地方、常惠顧的餐廳,我們都專誠去到訪。

有一幕,我是很深刻的。我們去了張牧師的墓地逗留了一個短短下午。玫瑰崗墓園的草坪下是一個一個已故的人,走在上面的卻是一個生命剛開始的小傢伙。他豈知道人生命的終結呢。拿著爸爸的照相機左拍右拍的,小傢伙玩著要為爸媽留下他認為快樂的圖畫,只是他都不知道,生命的迅速其實不容許人留下甚麼就會即逝。在這個生命交織的一個下午,我們坐著聊聊天,看看藍天中的白雲變化,陪陪小傢伙在草坪上走走跑跑滾滾,解答小傢伙的問題,說說這個是甚麼,那個又是甚麼。在人生肉體的終點站給生命剛開始的他,上了一課,把這個世界的另一面向他介紹。有一天,他會知道甚麼是人生,也會知道甚麼是永恆。

Friday, May 6, 2011

得到幸福

CF430 Wedding
過去這個星期的婚禮真的很開心,因為是一位主內很要好的姊妹出嫁的日子。我們是同工,也是好友,更是知心良伴。不管食的、買的、一同合作事奉的,我們都很合拍。如我祝酒時說的,有時候一個眼神大家也心知肚明。看到她找到愛她、珍惜、疼惜她的人,能得到幸福,我真的很開心、很感恩。而且能成為她的唯一伴娘,真的很榮幸。

我這個好友,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低調人物。若不是她要結婚,她必不肯做一整天的主角。一定不會做那麼多的事情把自己放在中心點。也絕不會做些令自己在人前眼前一亮的事。她呀,當天真的在我們眼前一亮,是個很漂亮、很幸福的新娘子。她的婚禮,跟她的人一樣,實實在在,不花巧,簡單而真實。她的老公同樣是個老實人,壓根兒就不是一個喜歡出風頭的人。可是每逢他隨著音樂節拍一舉手一投足就很惹笑,逗得我們都捧腹大笑。我知道,他不是很喜歡這樣的角色,只希望娛樂一眾來臨的賓客。他,就是一個心地很好的人。我的好友有他終生作伴,照顧她,我也安心。她與他的個性,雖不是最好的搭當,但一定是一雙很有樂趣的夫妻。

上帝精心的把他倆湊在一起,的確是個很有趣的組合。我看到我這個傻傻的好友,在戀愛中的甜蜜和幸福。被愛的力量讓一向不慣在人前的她,漂漂亮亮的站在人群中間當了一整天的主角。願上帝祝福妳,每一天都當上他心中的主角!祝你們幸福!

Thursday, April 28, 2011

止後能得

有種智慧,「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這麼有智慧的話,當然不是我領悟出來的。這是古人的智慧。在殷穎的書中認識這段孔子先言的大智慧,一直在忙,每當有空就從時間表夾縫中趁時思想,希望揣摩得多一點點,幫助近年學習安靜的功課。智慧乃源於上帝,深信懂得安靜就能靠近神多一點。

。我們都不懂如何去止。是停不下來還是不肯停下來?

世界給我們的訊息是-止,是必有所失的先兆。因此,我們說止不得。要這個世代的人停下來,難極。手停口停。手作縱然可以停,腦子不可以停止籌劃下一步或是下幾步的預計。停不下來的真的是使命嗎?還是心裡面的癮按捺不住,要人必須停不了的去滿足?心如止水,止住的是活動,更要止住的是人的慾念,一日心仍有所追逐,水也難止。只有在止水中,沙塵才可以定下沉澱。

,我想是定位吧。停下的一刻總要定個方向,找一個目標。每一個旅程都有一個終點,開始了就沒有歸途,不管是迷路或是徘徊,必須繼續。徘徊的人不知方向,因此不時轉向,偶爾驚覺,發現還在原地。定,是定位和定意。人生必須有一套正確的人生觀定住自己的心,免得被世俗牽著鼻子走。如保羅在腓立比書所言,忘記背後,努力面前,向著標杆直跑的意恩相乎吧。

。有多少人不可處靜。我說的是心靈的靜。我發覺,我是可以止,也可以定,只是靜還在摸索。我知道,因為心有牽掛,被外界所牽,難以自在。對,是自在。心不自在,心不在然。心靜就能待,待著甚麼都不做。那又回到止的境界,要不要隨心而行?完全的靜態操練,要熬過多少輾轉按捺。那個癮,在心中蠢蠢欲動,不時發作,要人又回到營營役役中生活。滿足心癮,不管是體外或是內心的,像吸毒。癮起了,吸一口,是最快最到位的即時解藥。只有熬過去,自由在望,就可以安然處靜。

,能安於動態之中。不畏外界的引誘。世界有多吸引都不為所動。把自己安定於之前所立定的人生觀上。除這以外別無他求。內心的天地一片祥和,這一份安,是看通透世俗人生的自然而然的歇息狀態。

,是思考。安靜後的思想,不會偏重一方。這讓我思想到聖經裡保羅的話:「弟兄們、我還有未盡的話.凡是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若有甚麼德行、若有甚麼稱讚、這些事你們都要思念。」思念,這個字,原文的意思計算,評定和斷定的意思。如果可以基於所定下的信念去慮,就能確保不偏左右,而且變成一個內在的規律,保持安於止的狀態。人性必在慮中作祟,阻撓行在正途的決心。慮,是這操練淬煉的壓軸。想不想通,是得或是失,取決於此。

。是這個淬煉過程的得著,而不是事情本身的好壞得失。有所得就是人生的一個「德」,是人格品性的內涵。始於止,到定、靜、安而慮,最終的一個人生體悟。每一個人都想有所得,抓得住的和抓不住的,只是在上帝永恆的眼光裡是得?還是失?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我希望,在我有生之年,可以常澹泊主的靈裡,得著主所以得著我的。因為這是誰也不可以從我的口袋裡拿走的份。

Tuesday, April 19, 2011

悲歡交集的鏤金歲月 – 殷穎

More about 悲歡交集的鏤金歲月

又是一本很喜歡的書。殷穎的書,這是第三本。還是很感動,如作者為書的題名「悲歡交集的鏤金歲月」,回憶總是又美好又悲愴。
生於國共內戰的年代,時代的滾軸逼著腳步往不知明的方面前進。只是困苦並沒有讓人失去希望。同樣是困苦,兒時家鄉的苦,再苦也是樂趣無窮的。一顆老樹,一株小花,一瓢溪水,生活再苦也不至沒有活著的希望。一張張山東老家的臉龐,為學生辦學清貧的校長,飄洋過海遠離家鄉的宣教士及其家人,在淳樸的童年留下不滅的記憶。以至作者闊別離家鄉多年仍念念不忘。到中國開放回老家圓這個家鄉夢時,才知一切已不復當年的模樣。如作者所言,家鄉夢圓了,也破了。
讓人活於人間煉獄的是醜陋人性愆生的政治爭鬥,爾虞我詐。走過四十年代的內戰、五十年代的白色恐怖,雖倖存,可這樣的苦,幾十年難以釋懷。在最黑暗的時代,看過人性最憎獰,最自私的一面,如此的表現無遺。我一邊看,一邊心存感恩也同樣的感動落淚。如齊邦媛的「巨流河」,於同一個時代,引領他們熬過出的也是一本聖經。
可愛的上帝,雖然讓人走過險象環生的旅途,卻保守生命不至毀滅。「壓傷的蘆葦,衪不折斷;將殘的燈火,衪不吹滅。」(賽42:3讓活在最黑暗時代的人,因衪發出最耀眼的光亮。
這是一本歷史書,也是一好文章,更是一本無懈可撃的見證集。

Friday, April 15, 2011

接二連三

最近的生活,離不開這個「接二連三」的形容詞。接二連三的病,接二連三的婚禮,接二連三的擺烏龍,接二連三的攪活動,接二連三的死訊,接二連三的地震。這樣滾筒式的生活節奏,有點吃不消。還好的是,病況終於好轉了,從來沒有試過如此的殷勤服藥,這個呼吸敏感症連日常的作息也礙事,難以行動迅速。服藥一個星期,日漸好轉,回復體力,真的很高興。

前幾昨天,收到香港的一通電話,一位爸爸的好友過世了。爸爸心情很不好,昨天一整天的在家裡呆著,不時嘆氣說,他的好友都走得七七八八,剩下無幾。實在聽者心酸。可憐的爸爸,求主安慰他的心。

接下來的一個多月,應該是這趟接二連三檔期的尾聲。但願也同樣是那些接二連三的壞消息的完結吧。到時也要好好休息一下,謝絕一切大形活動,省去不必要的宴會。作了幾個月的馬大,沒有好好安靜下來享受尚好的福份。外體在忙馬大的份,心卻在渴望馬利亞的份。當然,最好的情形是一邊做馬大,一邊作馬利亞。一切都平衡進行,一人分演兩角。